中国废旧动力电池回收管理政策的密集出台反映了建立回收系统的紧迫性。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实施方案》,要求电动汽车和动力电池制造商建立废旧动力电池回收网络。市场只是需要逐步加大,国家政策也打出了“组合拳”,加强废旧动力电池的综合管理。2018年初,七部委联合发布《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管理暂行办法》,强调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要求汽车制造商承担退役动力电池回收的主要责任。
目前,废旧动力电池拆解回收的主要问题是难以形成大规模效应。在此之前,由于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还没有进入废旧端,可回收的退役动力电池非常有限,企业很难实现大规模回收。随着废旧动力电池回收相关政策的实施,在巨大的市场诱惑和必须承担的回收主体责任的双重作用下,汽车公司和动力电池厂开始布局退役动力电池回收业务,加快了跑马圈地,绑定了回收渠道。
考虑到新能源汽车产业是近年来刚刚兴起的新兴产业,大多数新能源汽车公司仍然专注于汽车的研发和生产。在销售方面,汽车公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承担动力电池回收的主要责任”。目前只有少数汽车公司在探索退役动力电池回收渠道等问题。比如汽车公司可以自主打造退役动力电池回收闭环。通过授权经销商,当客户更换车辆退役动力电池时,将退役动力电池运回动力电池工厂进行测试,然后进一步进行废旧拆解或梯级利用。一些汽车公司已经解决了动力电池的问题。
根据规定,汽车公司应承担退役动力电池回收的主要责任。然而,面对目前规模相对较小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许多汽车制造商仍在做售前准备。对于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这样的新话题,相关的布局动作并不多,只有少数“先试先行”的代表。退役动力电池回收应积极从汽车公司和4家汽车公司开始。S店铺、服务站采用逆向物流回收退役动力电池,完成动力电池溯源管理。目前,退役动力电池的回收模式主要有两种:
1)动力电池制造商回收模式。动力电池制造商利用电动汽车制造商的销售网络,通过逆向物流回收废旧动力电池;消费者将废旧动力电池返回附近的电动汽车销售服务网点。根据动力电池制造商和电动汽车制造商的合作协议,电动汽车制造商将以协议价格转移给动力电池制造商,并进行专业回收。动力电池制造商可以继续使用回收的金属材料生产新的动力电池。
2)以第三方为主体的回收模式。第三方负责通过自建回收网络和相关物流系统回收委托企业售后市场的废旧动力电池,然后运输回收处理中心进行专业回收处理;电动汽车最终进入汽车拆解企业后,汽车拆解企业可以向第三方回收企业销售废旧动力电池。
目前,我国倡导退役动力电池先循序渐进,再回收拆解的原则,要求整车企业作为动力电池回收的主体,承担动力电池回收的责任。但由于汽车企业大多只是电动汽车的“装配厂”,而动力电池由专门的动力电池企业提供,导致退役动力电池回收三类主体并存的现象:第一类是汽车企业;第二类是动力电池制造商;第三类是动力电池废旧回收企业和原材料企业。
目前,创新商业模式试点应在技术经济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积累经验后,应复制具有推广价值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避免一哄而上。实施退役动力电池回收系统建设,利用补贴机制和优惠政策提高企业和消费者的积极性,但要避免部分投机企业为了补贴跟风进入这个行业,形成公平良性的竞争机制,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
文章来源:http://www.swsdeyc.cn | 新能源,汽车,退役,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