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喊“新半军”,今年高举“信运半”。“半”是唯一的生存热点,新能源和军工早已成为弃子。
“新军”和“信运半”的市场是冰火两重天,而这两个方向的支持者,大多走的是“我的命由我决定”的路线:
1。
大数据ETF(投资信创产业链)的投资者,主要集中在见好就收,一直卖;
二。
锂电池ETF和军事领先ETF的投资者,全靠信仰,越跌越买。
总而言之,买跌卖涨,是最近两个月的主流战略。
资料来源:Wind资讯的统计日期:
等级掌柜今天想讨论一下,曾经跌跌不休的网红锂电池(新能源),真的值得抄底吗?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锂电池的分析框架。
对于整个锂电池产业链的企业来说,收入来源无非是两个方面:量&价。
01。
量:
锂电池的销量。目前锂电池的销量大部分来自安装在电动汽车上的动力电池,所以如果客官观察锂电池的销量,最好的代理指标是新能汽车的销量,包括国内和欧美。
02。
价格:
锂电池产业链各环节的成本和价格。锂电池产业链最重要的成本是“碳酸锂”。但是价格端比较复杂,每个环节都不一样。店主一般会统计每个环节的“单吨毛利”。
除上述两个关键因素外,政策也很重要,但政策的作用,会间接反映在数量上。
图片:锂电池产业分析框架。
资料来源:量化级掌柜。
而且这一轮锂电池板块大幅下跌,核心原因是“量”和“价”都出了坏消息:
01。
量:
新能车渗透率接近30%,加上补贴下降和燃油车降价促销,市场开始怀疑新能车销量能否继续快速增长。
02。
价格:
几年前,电池行业是香饽饽,各环节都在扩大产能,扩大两年后,许多环节都出现了产能过剩,因此开始了一场降价大战。
然而,这些坏消息也说了,跌也跌了,现在很多做电池材料的公司,股价都回到了去年四月,现在抄底理性吗?
级掌柜个人认为:板块很便宜,但是反弹的催化剂还没有看到。由于“量”仍然不够。
上周,联合会刚刚公布了3月份新能车的销量,数据非常好,略超预期。然而,“数量”的领先指标——电池排产数据非常差,指向4月份新能车销量不佳。
在电池排产数据失败的背后,整个产业链都在等待碳酸锂价格企稳下跌。由于上游碳酸锂价格仍在迅速下跌:
01。
新型汽车公司想要的是:
由于碳酸锂价格仍在下跌,电池价格仍将下跌,所以我现在不买电池;
02。
锂电池公司的想法是:
由于碳酸锂价格仍在下跌,材料价格仍将下跌,所以我现在不买电池材料。
03。
正极工厂想要的是:
如今我不买碳酸锂,碳酸锂的价格还会下降。
因此,目前的情况与前两年完全不同:
前两年:碳酸锂拼命涨价,大家拼命提前备货;
今年:整个产业链都是平放烂减少开工,反正需求也不好,价格没有最低,只有更低。
因此,碳酸锂价格停止下跌并企稳,可能成为本轮锂电池板块反弹的先行指标。等待抄底锂电池的客官可以等待这个信号。
文章来源:http://www.swsdeyc.cn | 电池回收|锂电池回收|18650电池回收|汽车电池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