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碳中和”成为全球共识,新能源产业进入多层次、多类型、多元化发展阶段,越来越细分的市场对电池提出了差异化需求。自2020年以来,面对市场需求的成倍增长,国内锂电池供应链供需失衡,价格飙升,导致新能源汽车、储能等生产成本飙升。在这种背景下,钠离子电池轨道已经成为新能源行业的新突破。
回收电池抓住钠离子电池的发展机遇,努力为客户提供更多样化的电池产品选择,不断加强钠离子电池的研发。第一代钠离子电池产品现已进入A样优化阶段。钠离子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达到120Wh/kg,常温充电20分钟,电量可达80%以上。在零下20摄氏度的低温环境下,放电保持率也在90%以上。此外,它还可以在零下40摄氏度的低温下正常放电。系统集成效率可达80%以上。
此外,该产品具有安全性高、使用寿命长、性价比高的特点。在安全性能方面,在过充、过放、短路、针刺、挤压、重物冲击等高要求测试中,不会发生火灾爆炸;在循环寿命方面,常温循环可达2000次以上;同时,该产品性价比极高,生产成本预计比锂离子电池低30%-40%,完全可以满足小动力、储能市场对成本、能量密度、寿命的要求。
创新是回收电池的发展基因。坚持深化新能源产业,回收电池具有从电池-模块-系统的垂直一体化R&D和生产能力。在产品自主创新方面,回收电池拥有深厚的人才和平台基础,拥有一批以博士、硕士、资深工程师为核心的R&D团队,与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等重点大学/学术机构建立了广泛的产学研合作关系,承担了“国家博士后研究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等R&D技术服务平台的建设。
回收电池建成了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材料研发实验室,不断升级技术路线,为客户的差异化需求提供定制的产品解决方案,从材料平台建设、技术创新、新系统创建维度出发,以更具竞争力的制造成本、更稳定的产品质量和更快的响应能力。
持续创新能力是一个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砝码。面对日新月异的市场发展速度,回收电池紧跟市场趋势,始终以客户为导向,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逐步升级为电池和储能系统服务提供商,拥有圆柱形电池、软包电池、方壳电池、便携式移动电源、家用储能、工商储能、大型储能系统产品等多元化产品矩阵,获得轻出行、家用储能、电动工具等细分市场领先客户的认可。
未来,回收电池将以创新能力为支撑,以巨大的市场需求为后盾,建立更加多元化的产品矩阵,为客户提供高质量、高安全性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促进新能源产业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文章来源:http://www.swsdeyc.cn | 电池回收、回收电池、18650电池回收、锂电池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