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动力锂电池回收行业未来潜力如何?
随着新能源汽车成交量的增加,动力锂电池的消耗量迅速增加。2011-2019年动力电池装机容量年复合增长率达到80.15%,但当动力锂电池寿命降至80%以下时,需要更新。
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一般为5-8年。201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长,预计2020-2013年中国将迎来动力电池报废浪潮。
目前,我国动力锂电池回收网络还不完善。2018年,我国动力锂电池报废量超过7万吨,动力锂电池有效回收处理量不足6000吨,占报废量的9%,说明动力锂电池回收领域仍是一片需要挖掘的蓝海。
目前,动力电池的回收主要有两种模式:梯队利用和再生利用。磷酸铁锂电池的容量衰减远小于三元材料电池,适用于梯队利用。三元电池富含有价金属,适用于再生利用模式。目前,梯队利用规模小,处于示范应用阶段,仅占动力电池回收处理的15%。目前,回收利用主要是回收利用。
在动力锂电池回收企业的生产成本中,废旧动力锂电池和金属废料是主要的回收材料,约占回收总成本的70%。
通信基站是电力电池梯队利用的最佳场景。目前,铅酸电池通常用于通信基站的储能。梯队利用电池的性价比相对较高,至少是铅酸电池的1.2倍,使用寿命内每KWh的摊销费用仅为铅酸电池的1/3左右。
通信塔基站龙头中国塔宣布,自2018年以来,铅酸电池已停止采购,梯级动力电池已使用800MWh,共1万吨,可使用5万个基站。
低速电动汽车也是电池梯级利用的主要应用领域。目前,我国低速电动汽车平均年销量增长率在65%左右。随着低速电动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电池的梯级利用将受益于未来。
在回收模式下,湿法工艺是主流工艺。据陶志军等人计算,每吨三元电池平均收入超过1.7万元,处理成本约1.5万元,每吨收入约2000元。
回收产品是各种金属,收入会随着金属价格的波动而波动。目前,回收金属价格正在上涨,收入将进一步扩大。
根据国际市场研究机构MarketsandMarkets的计算,预计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回收行业规模将达到122亿美元,2030年将达到181亿美元,与2019年相比有100倍的增长空间。
2014-2018年,我国动力锂电池回收处理市场规模快速增长,从0.3亿元增长到8.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26.6%。
预计2021-2025年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将实现年复合增长率43.2%的快速增长,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超过100亿元。
二、核心企业。
在国际上,动力电池回收领域的企业主要是汽车企业和能源企业,主要包括4renergy(商业上最成功的锂电池梯级利用企业)、奔驰、宝马、通用集团、ABB等。在中国,有30多家市场参与者,代表性企业有:
目前,当回收模式是动力电池的主流时,随着市场空间的进一步扩大,格林美、邦普循环、赣州豪鹏等传统锂电池回收企业将受益。
邦普循环和格林美技术相对成熟,动力锂电池回收处理市场份额分别为25%和15%,总市场份额约为40%。
三、格林美。
格林美创始人徐开华毕业于中南大学冶金材料专业。曾在中南大学从事科研教学工作。现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中南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协会副会长。创始人在公司成立前积累了丰富的科研技术经验,为公司注入了良好的研发和技术基因。
格林美成立于2001年,最早从事废弃镍钴资源的再造。目前,超细钴粉在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40%,在中国占有率达到50%。它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钴粉制造企业。
2012年和2015年,分别收购江苏凯力克51%和49%的股权,成为全资子公司,正式进入电池正极前驱行业。自2017年以来,它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出货量,也是电池正极前驱的领导者。
截至2019年底,公司已申请专利1956项,参与制定和修订国家和行业标准226项,居行业第一。
公司拥有唯一的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国家电子废物回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电池材料(三元正极前驱体)、再生资源利用、镍钴钨产品和硬质合金是其三大业务。电池材料的比例从2015年的30.39%上升到2019年的62.49%,已成为其业绩的主要增长点。
公司营收增长迅速,从2015年的51.17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143.54亿元,四年间近三倍。
前驱体技术占正极技术的60%,直接决定了正极体系和性能,其价值占正极成本的近50%。
随着三元电池装机容量的快速增长,将进一步打开三元正极前驱体的纯增量市场空间。
目前,三元正极前驱的行业集中度较高,行业CR5达到69%。2019年,格林美占据23%的市场份额,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公司积极布局动力电池回收,与世界180多家知名汽车制造商签署了动力电池回收协议,建立了以城市为主体、以社区为单位的全国最大的废电池回收体系。
目前,武汉、荆门、无锡已建成三条废旧动力电池组绿色拆解线,年可处理废旧动力电池组25万套。
2020年,定增募资3亿元,投资建设年产5万套车用和5万套动力电池PACK生产线,有望充分受益于动力电池回收蓝海市场的爆发。
通过“电池回收-原材料再造-材料再造-电池组再造-新能源汽车服务”,形成工业闭环,有助于保证原材料的正常供应,降低成本,提高毛利率。
总结。总结。总结。
1.动力电池回收即将启动,预计2020-2013年我国将迎来动力电池报废浪潮。
2.动力电池回收市场空间广阔。预计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45%,2025年市场规模将超过100亿元。
3.在a股,除了龙头目标格林美,还有中国铁塔、光华科技、天奇股份等。
文章来源:http://www.swsdeyc.cn | 动力电池回收、电池回收、锂电池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