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钠电池量产的消息再次引起市场讨论。
江汽集团与中科海钠联合打造的行业首款钠离子电池试验车在日前举行的“第二届全国钠电池研讨会”上公开亮相,钠离子电池进入新能源汽车应用领域的快车道。
目前,中国率先实现了钠离子电池的量产。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披露钠离子电池的相关布局和性能指标,正负极材料、电解液等配套产业链也初步形成。根据起点研究,2023年将是钠电池量产的“第一年”,预计年出货量将达到12GWh。
多家上市公司披露布局进展。
最近,多家上市公司披露了钠离子电池的相关布局进展。
3月14日,传艺科技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第一期钠离子电池项目生产线的贯通调试已经完成,配套设施已经准备好,试生产即将进行。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天赐材料首个钠电池材料项目已获项目备案,目前正在加速推进。公司可以系统地提供钠离子电池电解液的解决方案,包括核心电解质和添加剂以及配套解决方案。
美联新材料、七彩化学则宣布,要收购辉虹科技,推动普鲁士蓝路线钠离子电池等产业化进程。
从时间线来看,宁德时代、蜂巢能源、新旺达等电池厂商也发布了钠离子电池装载的消息。根据中国商业报告,宁德时代将于今年正式量产钠离子电池,并将率先应用于A00级汽车。第一辆车是SAIC科莱威改款,项目已经定点。
蜂巢能源二代钠离子电池产品正在开发中,预计设计定型将在2023年第一季度完成,能量密度为135Wh/kg,计划在2023年第四季度完成160Wh/kg的钠离子电池开发,预计循环寿命将超过2000周。
新旺达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目前正在开发钠离子电池,整体产品开发进度符合我们的预期。根据此前披露的消息,新旺达的钠离子电池样品已经进行了测试和验证,具体的上市计划将根据客户需求确定。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科海钠、华阳、鹏辉能源、多氟多、富能科技、新旺达、美联新材料已公开宣布,钠离子电池量产能力将在2023年后最快形成。
浙商证券指出,国轩高新、亿威锂能、新旺达等企业目前正处于钠离子电池研发和技术储备阶段;派能科技、百川股份等公司处于小试阶段;鹏辉能源、同兴环保、传艺科技等。已进入中试阶段;宁德时代、维科技、富能科技都有明确的产能规划,处于量产布局初期。
钠电池的应用前景广阔。
钠整体性能接近锂电池,能量密度略低,但低温、安全、倍率性能突出。
就能量密度而言,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钠离子电池的电池能量密度约为70-200Wh/kg,高于铅酸电池的30-50Wh/kg,低于3元锂电池的200-350Wh/kg,但与磷酸铁锂电池的150-210Wh/kg重叠,技术进步空间仍然很大。
在低温性能方面,与锂离子电池-20℃-60℃的工作温度范围相比,钠离子电池在-40℃至50℃的温度范围内能够正常工作,在-20℃环境下能够保持近90%的容量,具有更好的高低温性能。
安全性方面,得益于较高的内阻,钠离子电池在短路条件下瞬时发热少,热失控温度高于锂离子电池,安全性更高。
资料来源:华纳新材料,桥梁资本产业分析。
另外,钠电池的成本优势也特别明显。原料端碳酸钠提取简单,价格远低于碳酸锂。根据中科海钠的计算,在实现100GWh以上的大规模生产后,每次生产1GWh钠离子电池的直接材料成本比磷酸铁锂电池低30%~40%。
总体而言,钠电潜在需求较大,可率先切入低速电动汽车、通信备电储能轨道,中长期可应用于动力电池+大储能方向。
短期来看,电池门槛较低的领域,如低速四轮车、通信备电储能等,有望率先应用钠电。TF证券预计2023年Q2将产业化落地,2023年H2将出货,2023年H2将出货5-10GWh。
从中长期来看,钠电池产业发展的核心在于应用领域的不断发展。根据目前成熟的层状氧化物正极系统,预计2024年H1将在低端乘用车上增加钠电量。然而,基于层状氧化物系统的循环寿命有一定的限制,需要聚阴离子正极和电解液系统的进一步成熟才能发展到大储物领域。预计2024年H2以后钠电将逐步渗透到大储物领域。TF证券预计2025年钠电总空间将在100GWh左右。
对于锂电产业有什么影响?
如果钠离子电池成功实现规模化,成本优势必然会对锂电池行业产生影响。目前市场的主流观点是钠电池更注重补充和平衡。
首先,钠电池必须先工业化,以降低成本。目前,钠离子电池的生产成本仍然相对较高,工业化和大规模生产的时间还没有到来。未来两三年,一定的产能可以逐步释放,性价比会突出。
其次,循环次数是最大的缺点。从循环次数来看,钠离子电池一般为2000-4000次,而锂离子电池一般为4000次以上。钠电池更换周期短将是一个很大的制约因素。
实际上,未来钠离子电池的市场空间主要在储能领域。根据财通证券的研究报告,2021年对钠离子电池的需求将从0GWh增加到2025年的48.74GWh。到2025年,超过66%的钠离子电池将用于储能领域。
然而,钠电与锂电池和铅酸电池之间的竞争是动态的,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起点研究CEO李振强认为,钠电不是锂电池行业的补充,而是替代品。向上标注磷酸铁锂和锰酸锂电池,向下替代铅酸电池。如果锂电池和铅酸老势力不全力以赴,将被钠电新势力割肉。
文章来源:http://www.swsdeyc.cn | 锂电池回收、电池回收、三元锂电池、回收1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