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正极材料产业产业链全景梳理。
正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中最重要的原材料。锂电池正极材料上游是由锂、钴、镍等矿物原料制成的前驱体,结合导电剂和粘合剂。前驱体经过一定的工艺合成,制成正极材料,应用于不同的领域。
锂电池正极材料是其电化学性能的决定性因素,主导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能,正极材料的成本占比也很高。目前,全球主流锂电池正极材料包括钴酸锂、锰酸锂、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
下游锂电池制造领域主要分为动力锂电池、消费锂电池和储能锂电池,最终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手机、便捷电脑和储能锂电池。
目前,锂、钴、镍、锰、铁等金属资源是锂电池正极最重要的原材料,主要生产企业包括等。上游涉及多种设备的供应商数量众多,代表企业包括等等。此外,导电剂、粘合剂等辅助材料也是锂电池正极材料的主要原料,代表企业包括上海汇普工业和三爱富;在中游,当升科技、容百科技等。是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的龙头企业;在下游锂电池行业,动力电池、3C消费电池、储能电池都有布局,市场份额较大。
2.中国锂电池正极材料企业区域热图:中国锂电池正极材料企业多分布在京津冀、东南等新能源市场发达地区。
据企业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17日,经营范围为“锂电池正极材料”或在业企业473家,多分布于京津冀、华中、华南等地区,主要是我国京津冀、东南沿海地区作为新能源汽车发展较快的地区,锂电池需求市场较大。
从上市公司的区域分类来看,中国锂电池正极材料的代表性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中南、华南等地区。广东省锂电池正极材料上市公司最多,代表性公司有德国纳米、贝特瑞等。浙江省杉杉股份、容百科技、华友钴业在锂电池正极材料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作为中国锂电池正极材料产业园的聚集地,四川省和福建省也诞生了厦门钨业、天齐锂业等行业龙头企业。。
中国锂电池正极材料产业集群分布:三大锂电池正极材料产业基地。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国内锂电池正极材料产业形成了以京津、长江中下游、华南三大锂电池正极材料产业基地。总结中国三大锂电池正极材料产业基地的主要特点,代表企业如下:
中国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代表性企业业务布局:未来磷酸铁锂产能有望进一步增长。
目前业内主要企业锂电池正极材料产能悬殊,产品布局方向不同。总的来说,中国锂电池正极材料细分产品的产能主要集中在三元材料上。结合部分企业相关业务规划信息,未来三元材料产能将保持稳定增长。同时,随着下游应用市场需求的变化(比如2020年比亚迪的产品路线主要是从NCM三元材料转向磷酸铁锂生产的刀片电池等。),磷酸铁锂产能有望在未来进一步增长。
中国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代表性投资事件。
从投资事件来看,据不完全统计,2019-2021年,中国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投资合并事件较多,主要发生在行业龙头企业。企业的投资目的主要集中在正极材料上游的原材料布局和新材料的研发上。2019-2021年,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代表性企业投资事件总结如下:
文章来源:http://www.swsdeyc.cn | 锂电池回收、动力电池回收、电池回收、汽车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