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是新能源的“命脉”

发布时间:2023-03-04 来源: 未知 浏览次数:

【简介:电池厂停工,原材料供应出口有限,海外动力电池供应链危机逐渐浮出水面。甚至很多行业专家认为,锂电子等原材料的停产,会导致整个锂电池行业供应链物流放缓,甚至危及全球生产使用。】

当前,国内疫情防控已取得显著成效,汽车工业也开始逐步恢复生产,复工率已接近正常水平。但海外疫情仍在迅速蔓延,海外市场的影响力日益加深。根据AdamasIntelligence发布的最新报告,2020年2月,全球新能源乘用车动力电池安装总量为5.2Gwh。在这些电池中,LG化学以1.8Gwh的安装量超过了当代安普瑞斯科技有限公司和松下电池,占全球市场的34.6%,排名第一。

LG化学之所以在2月份的安装总量上有这么大的优势,主要是因为LG化学的客户分布在欧洲和韩国。LG化学的动力电池主要配备在奥迪e-TronQuattro等车型上,所以2月份的安装能力如此明显。其他动力电池制造商的主要客户是国内汽车制造商,所以当时的安装能力相对较低。然而,目前的情况似乎完全相反。中国的疫情防控取得了显著成效,海外疫情的迅速蔓延影响了LG化学,甚至关闭了位于美国密歇州的电池。

锂离子供应链因澳洲疫情而放缓。

在此期间,BenchmarkmineralsIntelligence公司发布了一份报告,该报告显示,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整个锂电池供应链物流放缓,原材料生产国实施隔离政策,全球锂离子极有可能面临断供风险。例如,拥有最丰富锂资源的澳大利亚自上月20日起完全关闭边境。澳大利亚采矿与勘探公司协会告知200多名成员,并严格关注洲际旅游限制。

除了澳大利亚,智利、阿根廷、玻利维亚等世界著名的“锂三角”地区也颁布了类似澳大利亚的禁令。智利实施了国家禁令,首都圣地亚哥部分地区处于隔离状态,盐湖锂的生产运营和产能建设相继暂停。3月26日起,玻利维亚进入卫生紧急状态,直到4月15日才关闭所有边境,但预计还会持续更长时间。南非的边境和港口也已经关闭。此外,原材料主要生产国刚果实施隔离政策,钴供应中断。

电池厂停工,原材料供应出口受到限制,海外动力电池供应链危机逐渐浮出水面。甚至很多行业专家认为,锂电池等原材料的停产,会减缓整个锂电池行业的供应链物流,甚至危及全球的生产和使用。

锂电是新能源的“命脉”

由于市场是决定一个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以中国为例,锂资源消费在锂电池领域占比较高,2015年达到51%,成为锂资源的主要下游。锂广泛应用于锂电池领域,包括动力锂电池、3C锂电池等。动力电池主要用于新能源汽车、新能源专用汽车等领域。其中,电池汽车的需求增长空间很大,锂资源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上游金属,长期受益于此。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500万辆。基于如此高的市场需求,这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与传统燃油车相比,锂电池的原材料供应比简单考虑电池的生产能力更重要,尤其是三元锂电池,需要多种矿物原料。如果有人能抓住源材料,他们就能更好地发展新能源汽车。以威马汽车为例,威马获得了五矿资本的投资,而五矿资本掌握了世界上最大的钴矿,因此威马已经在新能源市场上游布局。

破解原材料问题并不难。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内各大新能源汽车公司尚未报道原材料或正负极材料供应严重短缺。中国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动力电池市场,而且拥有从上游锂资源、钴、镍到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材料,再到锂电池设备,几乎整个动力电池产业链的所有环节都有成熟稳定的国内供应体系。有专家表示,国内锂产量相对较大,而钴在使用上相对较少,甚至不需要钴化,因为钴虽然用于大电池,但是动力电池和钴的使用相对较少。

此外,由于2019年国外资源供应过剩,国内大部分汽车公司还没有出现严重的供应短缺。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国内汽车公司正好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消耗之前的库存。与国外汽车公司相比,即使国内汽车公司消耗了之前国外提供的锂等库存,短时间内也不会出现供应短缺。虽然中国电池供应链有少量原材料依赖进口,但影响不大。

除了受疫情影响、上游原材料关闭、物流运输等限制外,海外电池企业下游需求也将大幅下降。目前,大多数主要电池企业的工厂已经停产。至于什么时候恢复生产,还要看疫情防控的具体进展。

评论。

电池原材料的供应问题不仅会影响汽车行业,还会让很多汽车公司考虑如何收紧供应链,从而从更近的地方获得零部件和原材料。汽车制造商的电池制造本地化和电动汽车组装本地化的趋势也将加快,这将加速全球物流的快速变化。

文章来源:http://www.swsdeyc.cn | 电池回收、回收电池、18650电池回收、锂电池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