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8个部门发布《关于组织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气化先行区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建立网络完善、规范有序、循环高效的动力电池回收处理体系”。在此背景下,做好动力电池回收工作,对全面推进汽车电气化,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领域的研究和积累,赛迪顾问智能设备行业研究中心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促进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以期进行研究。
目前,在各部门和地区的共同努力下,国家动力电池回收网络已经初步建立,国家政策框架不断成熟,相关企业数量快速增长。然而,中国动力电池回收整体仍处于起步阶段,技术设备、回收网络和政策体系仍需完善和加强。
一是回收利用政策约束力不足,主要体现在政策条款和技术标准不够细化,相关条款难以实施。一方面,生产者的责任延伸制度没有强制约束。虽然规定车企承担动力电池回收的主要责任,但实际上,新能源汽车出售后,动力电池的所有权掌握在消费者手中,车企无权回收。另一方面,目前退役电池的技术标准覆盖面比较全面,但细化程度不够,不同厂家的电池组规格、型号、梯级利用重组不规范等现象依然存在。
二是电池回收网络不健全。回收网络的不完善可能导致电池回收效率低下,影响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具体来说,一方面,中国目前已经建立了1万多个动力电池回收网点,但存在统一建设标准、建设成本高、网点利用率低的问题;另一方面,电池回收渠道混乱,没有形成有效的监管机制。一些企业采取“高价赢家”的竞争模式,大量电池流入“黑作坊”,正规企业回收的电池数量低于预期。
第三,电池回收工艺水平落后。回收工艺水平不足可能导致金属回收率低或额外能耗,影响电池回收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比如在预处理方面,目前电池组采用机械设备人工拆卸,效率差,存在安全隐患。在梯级利用方面,需要突破电力衰减机制、重组技术等关键技术;在再生利用方面,前端预处理技术多采用整体破碎方式,黑粉杂质多,锂回收率不理想;后端冶炼技术采用湿法回收技术,能耗高,容易造成污染。
文章来源:http://www.swsdeyc.cn | 建立,网络,完善,、,规范,有序,循环,高效,的,